你好,“嘉”。匆匆写了一封长长的情书给你,现在读给你听。
窗外很静,夜晚在写它的诗,晚风温柔,月亮和群星在互诉心事,而此刻的我,伏案而思,我和你的细碎小事像是因微风而轻轻泛起的栖霞凌波,沉默又欢喜,真实而具体。这里的夜,实在令人着迷。晚上,我喜欢偶尔站在阳台向远处望,那边的灯光若隐若现,整个校园在灯光的陪衬下显得格外浪漫,当我看着每一幢宿舍楼的灯,不均匀分布地亮着,心里便萌生出些许的归属感。吹了会儿晚风后,回到自己的桌子前,和很久没见的家人朋友聊天视频,和他们说说发生了什么小事儿,很琐碎很日常,也很温暖很治愈,像春天的风,融了速冻的冰河,温柔按下了暂停键。“黑夜一无所有,为何给我安慰。”我无法猜到是什么给海子带来了安慰,但在这“一无所有”的夜里,是你,许我问亲友安,一夜安眠。所以啊,我想把你比作温柔的春天,润物细无声,和煦又从容。
四月芳菲尽,五月絮升华。这里的五月相比北方,着实热情了不少。是气温,当然也不止气温。在骑“小绿”上课的路上,我遇见了在拍毕业照的学长学姐们。他们身穿学士服,手捧鲜花,步履轻盈地穿梭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。我猜不到他们当下的想法,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无悔此程,因为他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。这里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。四年前,他们从各自的家乡来到了这里,四年后,他们又从这里奔赴了远方。这里是终点,也是新的起点。季节换了名字,依旧风光如故,他们换了舞台,也依旧无畏征途。你看,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们都在这里起航了,他们的船桨、他们的风帆、他们远行的勇气……这一切,都深深刻着你的影子,那么清晰、分明。这次,我想借莎士比亚之词达我之意:我是否可以把你比作夏天,虽然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,狂风将美丽的蓓蕾凋残,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……
秋天的落叶缱绻缠绵,我在秋天认识你。尽管秋来得太晚太晚,我依然觉得,这里的十月虽然拖着迟迟不肯打烊的夏天,但确实有秋天该有的平和与素净。在这里,有一个让人觉得全世界都归于秋的平静的地方——图书馆。里面的氛围具有无声的力量,让我整个人都静了下来,连脚步都变得小心翼翼。整个馆内,有光透进来的地方,都有光影穿梭。这些光影打在认真读书的学子身上,又随着夕阳的倾斜逐渐斑驳、慢慢消失。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,眼前的画面凝固,和谐又平静。不知当你看到一个个抱着书进出图书馆的学生的勤奋身影时,是怎样一种心情。我想你的喜悦、你的欣慰,都会化作那片绚烂的金黄色,撒在学子们的身上,让他们感受到踏实和安稳。既如此,把你比作深沉稳重的秋,可好?
暮冬时烤雪,迟夏写长信。按道理现在是不是该写冬天了,可在写这封长信的我思来想去,辗转反侧,终究还是不能把你比作冬天。只怪我脑海里能想象到的冬天尽是家乡一眼望不到边的银装素裹,是那片清冷素净的白色。终于明白大家说南国无冬,说的就是不下雪的冬吧。挺好,四季常青的绿、凤凰花开的红,还有摸不到的颜色——雨后的彩虹,看不到的拥抱——突如其来的狂风……你太丰富了,以至于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去形容。虽然把你比作印象中一直有雪的冬天不太合适,但那份专属于冬天的浪漫拿来形容便最是贴切。请允许我把你比作浪漫,又或许你就是浪漫本身。
那我们就在一起,黄昏与黎明,三餐与四季。
情书完结,我和你的故事,还会继续。
(注:文章略有改动,本文获“我和我的‘嘉’乡”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21年征文大赛优秀奖。)